新闻

新闻资讯

联系我们

联系人:

手机:

电话:

邮箱:

地址:

公司新闻

南宫体育项目立项文本-上海大学自助建站申请

作者:小编 发布时间:2023-11-21 01:46:39

  1.本项目的建设,进一步加强并提高了综合化学实验中心的实验教学实力与水平。确保了“综合化学实验”、“创新实验”课程教学的顺利进行,本年度选课人时数为近25000,非选课人时数约为6000,预计今后可进一步分别扩大到近35000及12000。同时可满足100余名应用化学专业学生的本科毕业论文研究。

  本轮项目建设目标为依托综合化学实验中心原有建设,进一步将综合化学实验中心建设成为实验教学理念先进、教师队伍结构合理、实验装备合适完善的特色鲜明的现代化实验室和学生的创新和实践平台。

  1.重点建设服务于创新型本科生培养的材料化学实验室、功能小分子化学实验室及创新实验室。新增实验教学仪器设备以改善实验条件。

  部分新购设备已完成安装调试,并已面向学生与教师进行使用培训,通过培训使学生能掌握该仪器的操作,学生经培训合格后由实验中心发给其仪器操作证,学生凭操作证可经过预约自行上机操作,实现了仪器平台“立足教学,服务科研,开放使用”的运行宗旨,提高了仪器的使用率。

  3.学生受益人时数超过30000,争取每年面向100名优秀学生服务,利用上述三个实验室积极开展大学生创新实验活动项目及毕业设计。

  4.努力建成材料化学与功能小分子制备合成、结构表征和性能开放实验室,形成对本科生、研究生和教师开放机制,促进化学系基础和应用研究的快速发展。

  2.通过本项目的建设,改善了化学专业综合实验平台,为本科生创新实验活动的开展提供了平台和保障,为我系进一步扩大与深化“导师制,学生提前进实验室”工作提供了可能。项目建设期间,综合化学实验中心已接受大学生创新活动项目11项,其中国家级2项(2010年1项),市级8项(2010年4项,2011年4项),校级8项(2011年3项)。在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和优秀生培养方面将发挥重要作用。

  3.项目建设期间,本科学生参与发表论文17篇,申报发明专利8项(其中授权2项)。获得第十二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1项,上海高校创造发明“科技创业杯”三等奖1项。

  (1)将建设专项新增的实验仪器设备纳入化学系化学实验中心仪器开放实验预约平台,使这些设备更好地服务于教学、科研。利用该平台资源进一步开展本科生系列创新实验,以达到独立操作使用的目的,为创新性人才的培养提供保障。建立完善的管理机制,可同时对研究生和教师开放,促进教学和科研的快速发展。

  4、本报告书先由实验室和学院(系、中心)自评审查后,再报实验设备处审核,并由实验设备处确定验收方式;

  3、“项目所在单位”为项目申请的学院(系、中心),“联系电话”为项目负责人电话;

  已完成相关实验室的基本改造建设。除上述购置实验设备外,利用“211”三期建设项目配合,还添置了ASAP2020MC全自动物理和化学吸附分析仪(1台)、M-565全自动型熔点仪(2台)及其他小型配套使用设备。三个实验实验室已在冬学期开始为“创新实验”课程及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开放使用。“创新实验”课程选课人时数为1480,非选课人时数约为6000。

  在设备管理、人员配置、教学、安全等方面进行了完善。项目建设期间,综合实验中心师资队伍建设引进博士及硕士各一名,加强了师资力量。

  综合化学实验中心在原开设的“综合化学实验A”、“综合化学实验B”及“仪器分析开放实验”课程基础上,2011年冬学期新开“创新实验”课程一门,选课人数37人,开设创新实验项目19项。新增综合化学实验项目15项。接受大学生创新活动项目18项,其中国家级2项,市级8项,校级8项。承担本科毕业论文110余名。同时为研究生教学及科研提供开放服务。

  二、项目建设完成情况(仪器设备购置、使用情况,实验室改造、开放情况等)(限1000字内)

  南宫体育

  共购置仪器设备9台(件),包括:DX2700X射线台)、米开罗娜氩气手套箱(1台)、LS 55 Luminescence Spectrometer荧光分光光度计(1台)、KLC 30/14实验室高温箱式炉(1台)、MKH-2,4/135微波烧结炉(1台)、T6新世纪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2台)、NOVA II单模微波合成仪(2台)。

  实验教学是保证专业培养质量的重要教学环节,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化学专业实验技能、科学研究基本能力和创造性人才培养不可或缺的综合训练平台,是完成专业培养目标,保证应用化学专业学生培养质量的关键。在就业形势日益紧张的今天,培养具有就业竞争能力,受到市场青睐的应用化学专业人才是教育工作者面临的一件刻不容缓的任务。打造一个具有社会服务功能,与就业热点“无缝对接”的创新性实验和实践平台,对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和进一步深造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2)在所有设备到位调试完成后,结合新设备的功能,进一步优化完善实验内容和要求,尽快开发相关实验项目并开放,做到实验贴近应用,因势利导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能力。

相关标签:

新闻资讯

相关产品

在线客服
联系方式

热线电话

上班时间

周一到周五

公司电话

二维码
线